close

民國80年代,那時找工作還是要從報紙刊登求職才得知訊息的年代,招募人員總在周六日刊登報紙廣告,過去在知名企業作招聘時,一天收百封以上履歷表是家常便飯。每當收到履歷表要經歷拆信封、整理、送到需求單位、篩選、約面試時間、打電話的流程,而且那時手機流行是大哥大的年代,一般求職者都留家中電話,往往還要晚上帶回履歷表打電話。

初期收到履歷表時,自己很認真的看履歷表,送到需求單位時,總偷偷的把自己認為適合的人放在前面,想測試自己的眼光對不對,需求主管看的時候一邊回饋:

「這個人履歷表作得很認真,應該工作中也會認真吧

「這個人看起來不夠聰明,可能沒辦法面對客戶

「這個妹看起來不錯,先約來聊聊好了

「這個公立大學畢業的,一定做不久

「這是我學校畢業的,基礎能力應該具備,可以好好培養

「這個畢業生在校都沒有什麼社團經驗,應該是平凡的人吧

「這個人三個經歷都做不到一年,工作不穩定,不太適合吧?

就像選女婿媳婦般的品頭論足,很短的時間就決定面試人員。通常具備相關工作經驗,就希望能趕快安排面試,但心中嘀咕:「這個人薪水應該不便宜吧

至於沒經驗的人,發現了嗎,很多是主管很直覺的從自己的的價值觀來挑選履歷表。我慢慢觀察,其實履歷表的功能,就是能不能短時間有「亮點」吸引人的注意,造成面試者有好的「刻板印象」。

時至今日,網路徵才已經成為招募人員的最大管道,每天可以收到上百封的電子郵件,而自己看一封履歷表的時間,不超過10秒,重點就是:

  • 看照片
  • 看學歷
  • 看經歷

作招聘工作,其實是「找對的人做對的事」的過程,通常用專業及人格特質來評估。看專業,有工作經驗的經歷比重會增加,剛畢業的學歷、社團及校外活動就會看重,那照片呢?那往往是人格特質的初步刻板印象,會判斷是哪一種人而潛意識覺得適不適合這份工作。

在實務上,很多的主管並不會詳讀履歷表,通常那是面試前的事,在選擇上,能簡單完整的呈現主管能短時間抓到訊息的履歷表,就是一份好的履歷表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履歷面試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葉問  的頭像
    葉問

    UP募知網

    葉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